撫養作為一種法律義務,是無條件的,子女一旦出生,父母無論經濟條件、勞動能力如何,也無論是否愿意,均必須依法承擔撫養義務。而幫扶與撫養不同,幫扶僅是一般親屬間的幫助行為,沒有法律上的強制性規定。
案情
黃某,1990年喪母,父親再婚,一家6口生活拮據。黃某的伯父黃和嬸子李某便將其接到自己家里撫養,并為黃某辦理了戶口,一起生活到2008年。后因黃某的戀愛遭到李某反對,黃某離開了李某家,現黃某與李某形同陌路。故李某將黃某訴到法庭,要求黃某給付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精神撫慰金等。
法院審判
原告李某與其丈夫先是為被告黃某申請辦理農轉非戶口,后又給其提供到洛陽上學的機會,畢業后又幫助被告安排工作,后費盡周折,將被告調換工作崗位,所有這一切并不是當時的每一個父母都能給予子女的,但原告夫婦與被告僅是伯父、伯母與侄女的關系,對被告并沒有法定的撫養義務,但是出于親情,已對被告完全盡了幫扶義務,形成的是幫扶關系。故法院結合當事人的經濟來往情況和幫扶情況,判被告黃某給付原告李某一定的補償款。
法官說法
上述案情反映的問題涉及到撫養關系和幫扶關系的區別,本案為幫扶關系,幫扶人為被幫扶人盡了照顧義務,被幫扶人給予應適當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三十條規定,收養關系解除后,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養子女成年后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生活費和教育費,但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除外。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本案原告及丈夫在對被告的幫扶過程中,精神上、物質上也都作出了極大地付出,得到補償和報答符合人之常理。雖然其親情與付出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現因雙方關系惡化,原告認為其付出應該得到經濟上的補償并無不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雙方又要調解的怎么辦
2021-02-06司機與用人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
2021-02-06用pos機套現違法嗎
2021-02-09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