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情形下,大多數案件都需證據來證明案件的關鍵性。證據又分為原始證據、傳來證據、直接證據以及間接證據。如果案件審理當中,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又該如何來審核認定相關證據?今天小編就這個問題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說。
一、善用邏輯推理與經驗法則對證據進行審核認定
運用邏輯推理和經驗法則對證據進行審核認定,是《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司法解釋第六十四條確立的法官依法獨立審核認定證據的重要方法。但在實踐中,如何正確地運用邏輯推理和經驗法則來審核認定證據,一直是法官職業技能養成中的難點,從而絕大多數裁判文書中,都難得看到敢用并善用邏輯推理和經驗法則來審核認定證據的范例。
二、圍繞證據認定的核心和實質確定證據的可采性
證據的審核認定,其核心就是確定證據是否具有證據能力(證據資格)和證據是否具有證明力以及證明力的大小,實務中對此概括為對證據“三性”即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和相關性的審核判斷。證據審核認定的實質,就是確認證據本身是否合法有效,其與待證事實是否具有關聯。
三、心證公開,彰顯司法公信
現代自由心證證據制度不同于傳統自由心證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公開性與民主性。公開包括心證過程的公開和心證結果的公開。由于法官在對證據審核認定時是遵循良知與理性獨立作出判斷,因此,就需要其公開對證據進行審核認定時的內心確信形成過程以及內心確信的結果,使這種心證過程不再淪為神秘主義的職業游戲,不受任何監督。公開的目的就是要接受監督,使心證的自由始終以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為條件,是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自由。同時,這種接受監督的自由也是司法公正得以彰顯并取得司法公信力的必要前提。近年來的司法改革,已經觸及到了公開是公信的命脈這一命題。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前的三個五年改革綱要中對司法公開包括庭審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法官的心證公開這樣幾個環節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毋庸諱言,法官心證的公開在過去的改革實踐中并未得到切實有效的推進,致使增強裁判文書的說理性等“陽光司法”理念流為一紙空言。本案裁判有意識地對運用邏輯推理和經驗法則方法形成內心確信的過程作了充分的揭示和明確的表達,是對法官心證過程予以公開的自覺實踐,也是推進“以公開促公正,以公開促公信”的司法改革進路的有益嘗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如何來審核認定相關證據的。從上面能夠看出,即使沒有直接證據,也可以通過邏輯推理和經驗法則以及證人證言和其他相關的書證等間接證據來證明當事人的主張。從而法院才能進一步審理案件。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安律師。
沒有直接證據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民事訴訟法中直接證據有哪些
直接證據就是原始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無性婚姻可不可以算是離婚的理由
2021-01-29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續保
2021-01-21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