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件比較復雜的時候,案件則會進入到二審階段。在當事人經過調查后,取得與案件相關的證據時,當事人可以在二審開始前與法院提出。該如何在經過嚴格的認定程序后認定二審調查證據呢?下面小編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希望大家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二審調查證據在什么時候提出
第二審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審裁判而在法定期間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是第二審級的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所適用的程序。 二審調查證據就是在二審審判程序中向二審法院遞交的新證據。
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的證據不是新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納。當事人經人民法院準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準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第四十一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的證據”包括以下兩種情形: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準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
(二)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二、如何認定二審新證據
在人民法院的司法實踐中一般是這樣認定新證據的:
1、是在舉證期限內雖已客觀存在,但未被當事人知悉,掌握的證據。
2、是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且有條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證據價值而未提出的證據,但法院已經予以釋明的除外。
3、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但在舉證期限內因客觀原因未能取得的證據。
4、是為了反駁對方的主張或舉證,而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出的證據。
5、是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法院準許延期,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違反客觀事實的。但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能在期限內提供證據的,應明確排除在“客觀原因”之外。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二審調查證據的相關內容,通過上文我們知道二審調查證據的認定程序是怎么樣的,案件進行到二審階段,對于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事情,為了自己的權益得到公平的處理對待都需要在司法公正下進行,所以證據顯得尤為重要。
律師的證據調查的權利有哪些?
離婚案法院會派人調查證據嗎?
證據調查的手段及證據種類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