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中寧縣律師 白云區律師 富順縣律師 屏山縣律師 鶴山市律師 蕭縣律師 豐縣律師 南山區律師
根據《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當事人提交證據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除非在特殊情況下,法院會協助調查取證。那么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的條件是什么?法院如何做好調查取證工作?下面律霸小編結合有關資料和大家簡單說一說。
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的條件
而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依據現行規定包括國家有關部門保存并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以及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依申請調查取證,除了存在與人民法院可徑行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同樣的問題以外,在審判實踐中還存在人民法院履行調查取證職責不當的問題,如怠于調查、調查不充分或超出了當事人申請調查取證的范圍等。
二、法院主動收集調查證據還有存在的必要
民事訴訟法規定“誰主張,誰舉證”為原則,舉證責任倒置為例外,當事人的絕大部分訴訟請求都需要通過自身舉證來證明其主張的合法性,從而保護其合法利益。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公民法律意識不強,法律知識缺乏,不注重收集證據,并且整個社會環境不利于收集證據,如許多行政機關設定種種規定來限制當事人收集證據的能力;立法技術不完善,舉證責任分配體系未形成等。因此,在現階段不能完全取消法院收集證據的規定,否則就有可能產生法院“門檻”過高,群眾發生民事糾紛不愿通過訴訟程序解決,而通過私下解決的辦法。
三、法院如何做好調查證據工作
1、在一般情況下,應當嚴格遵循現行規定,不主動調查取證。通覽《民事證據規定》可以看出,此司法解釋體現了我國民事訴訟從職權主義向當事人主義、從職權探知主義向辯論主義轉型的立法動向:無論是該規定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修改還是對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限縮解釋,都大大限制了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而該規定對當事人舉證責任的強化以及新增的釋明權制度等,都是辯論主義的具體體現。辯論主義意味著只有當事人在訴訟中所提出的事實,并經辯論才能成為法院判決的基礎。因此,在該司法解釋沒有修改之前,人民法院原則上應主要依據當事人提供并經過質證的證據作出裁判,而不應當在該規定之外行使調查取證權。
2、在法律規定的調查取證事由出現時,人民法院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積極行使調查取證權。從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取證的作用來看,主要是為了保護處于弱勢的當事人——因為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處于強勢的一方當事人往往有辦法取得于己有利的證據。而在社會轉型期、矛盾凸現期和當前的法治環境下,司法實踐當然必須對此做出回應,盡可能避免因當事人法律意識、舉證能力甚至經濟條件的差異導致弱勢一方不得不承擔本來不應承擔的敗訴結果。在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權已被限縮得如此之小的情況下,為了實現實質的公平正義,法官應當用足調查取證的權力。當然,調查取證仍應以當事人申請或現行法律規定的范圍為限,更不能因為依職權調查造成當事人之間新的對抗能力不均衡。
3、建議立法適度擴大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以實現實質正義。由當事人舉證代替法院包攬訴訟的做法,完全符合現代司法的根本要求。但是,當事人舉證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當事人由于舉證能力低下不得不承擔敗訴的后果,這有悖于公平正義之原則,也極易引發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司法的不滿,降低司法公信力。因此,應當根據中國國情,適度擴展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并通過釋明、訴訟風險告知等制度逐步提高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以漸進的方式向現代司法靠攏。否則,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們不能通過依職權調查取證彌補當事人舉證能力之不足,就很可能“使民眾在訴訟固有的局限性面前,喪失對法律的期待和信任,再遠離法律而去。”
綜上所述,在當事人取證困難,或者涉及到國家機密時,經當事人申請,法院會協助調查取證。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需要遵循一定原則,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調查取證權,并且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民訴法規定,不主動調查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