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案件當中,由于案件的復雜性,一般情況下都需要證據或是證人證詞的輔證來協助案件的完成。但是證人或是證詞的真實性并不能夠做出保證。當辯護人對于證人證詞提出質疑時即為質證。那么按照法律的規定質證是什么意思?下文中就給出了相關的解釋分析。
按照法律的規定質證是什么意思?
質證是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對當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證據就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以及證明力的有無、大小予以說明和質辯的活動或過程。廣義質證通常指在訴訟或仲裁活動中,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對另一方出示的證據的合法性、與本案爭議事實的關聯性、真實性,是否有證明力,是否可以作為本案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進行的說明、評價、質疑、辯駁、對質、辯論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證據效力的活動及其過程。狹義的僅指訴訟活動中,在證據交換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法庭調查階段,進行的前述活動。
質證概念
質證制度的意義在于,通過質證程序使審理更加公開、法院能夠正確地認定證據、保障當事人的程序權利。《證據規定》第47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質證不同于訴訟中的對質。對質,是指在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相互之間就其對案件事實中專門問題的認識所進行的說明和質辯。對質與質證的相同點在于:兩者都是在雙方之間展開的行為;其行為都表現為對某一對象的說明和質辯;兩者都涉及案件的事實。不同的是,質證是在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第三人之間進行,而對質則是在案外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之間進行的;對質的目的是便于法院通過比較獲得對專門問題的正確認識,而質證的目的在于法院正確認定證據。通常指在訴訟或仲裁活動中,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對另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出示的證據的合法性、與本案爭議事實的關聯性、該證據的真實性,是否有證明力,證明力大小,是否可以作為本案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進行的說明、評價、質疑、辯論以及用其地方法表明證據效力的活動及其過程。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針對按照法律的規定質證是什么意思該問題來說需要結合訴訟中的程序與內容作出分析。一般情況下來說,當當事人的辯護人辯護律師對于另一方證人所做證詞提出質疑,進行評價以及說明的階段,即為質證。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偽證的可能性。
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定的?
證人證言如何質證
錄音證據要原始載體嗎?該如何質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2021-03-14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肇慶市端州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23拆遷宅基地地上的人參怎么補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