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民事訴訟中,能作為證據的有物證、當事人的陳述,影音資料、證人證言,而相對于其他幾項相比,證人證言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因為法律規定,能作為證人在法庭上提供證言的人,必須與此其案件沒有任何利害關系,像原告或被告的親屬,代理人均無法成為證人,那么證人的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對證人的要求
1.法律規定,如果證人是因生活壓力導致精神上出現問題的人,年齡太小,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人,不能正確表達或陳述案發當時情況的人,智力有問題的人,這些人無法成為證人提供證言,因為其精神狀態或者思想方式對于案發時發生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分不清是非的情況,其證言不具備真實可靠性。
2.法律規定,證人不限制性別,年齡,社會地位,個人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民族等,只要證人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知道案件的具體情況,能夠清楚明白的向法官和其他人表達出來,那么其證言是有效的。
3.為確定證人提供證言的真實性,一般情況下需要在法庭上當事人會對證人提供證言進行反駁或質詢,所有證人需要出庭,不過如若遇到極其特殊的情況。
(二)證言效力的確認
對于證人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官會根據證人對客觀事實的陳述和與當事人的質詢進行判斷。
1.如若在法庭上一方當事人提供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證人對案件情況進行客觀陳述,無任何證人主觀猜測,并且這些證人與此起案件不會產生利害關系,而且對方無證據證明證人證言無效時,該證人的證言具備法律效力。
2.一方當事人提供了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證人對案件進行客觀陳述,然而對方有證據證明證人的陳述不正確,則該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3.一則案件存在多名證人,但證人們的陳述存在矛盾,這時法院沒有能力查清證人證言真假的情況下,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4.證人出庭提供證言作證,但對方提交出證據證明該證人在此起案件中有利可圖的,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5.證人第一次出庭提供了一份證言,但第二次出庭時卻又推翻了其證言,如果證人沒有證據證明第二次證言才是案件的真實情況陳述,則法院要按照其第一次證言進行判斷。
綜上所述,證人只要不對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對案件進行客觀的陳述,并且對方在法庭上沒有證據證明證言是假的,則證言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對方有證據證明證言存在問題或證人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則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證人證言作假怎么辦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