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再審一審證人還能出庭作證嗎?
申請再審一審證人不一定可以出庭作證,因為如果一審時出庭作證,當事人認可,無異議,法院予以采信,則二審時不需要再次出庭了。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證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需要在具體的案件中由法官根據證人的具體情況決定。
二、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存在的問題。
證人出庭作證率低,是我國法院系統民事訴訟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來一直未能有效解決的問題。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原因很復雜,如證人不能受到較好的司法保護、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及損失得不到合理及時的補償、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時法律上沒有強制性的措施等等。勿須諱言,司法程序上的問題,通過司法手段解決是最有效的。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是對國家承擔的一種義務,因為犯罪不僅僅被看作是對個人權利的侵害,而且還涉及對社會關系的侵害,國家要維護這種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也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因此,每個知道刑事案件情況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依法享有作證豁免權的除外),這是公民對國家的一種義務,國家有權使用強制手段迫使證人出庭作證。但是,民事訴訟是解決平等主體之間人身、財產糾紛的,即解決的是當事人之間的“私權”問題。那么,在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是一種權利還是一種義務?如果是義務,那么是對誰的義務?這是我們首先要在司法理論上明確的問題。
三、證人的隔離、退庭和對質規則。
證人的隔離即指證人在作證時或接受法官、當事人的詢問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的制度,這是為了保證證人可信性的重要措施,是為了防止證人在作證之間聽到了其他證人的證言,而對自己的證言進行裁剪。
證人的退庭則是指所有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僅在法庭傳喚作證時才出席法庭的制度,這也是為了保證證人可信性的措施。如讓證人參加了庭審,則會讓人考慮自己作證時對某方當事人的利弊,而影響其證言的可信性,也會喪失對證言可信性進一步考慮的機會。
以往司法實踐中法院是這么做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作了明確的規定,使我們行之有法可依,以后我們一定要切實貫徹執行。《規定》還規定了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讓證人進行相互對質,目的是通過對質進一步暴露矛盾并解決該矛盾,從而幫助裁判者就對質陳述的真實性和證言的證明力做出準確的判斷。
綜上所述,已經到了再審的環節也就證明只剩下對法院判決合法合理性的再次判斷,而對于案件的事實實際上已經在之前的兩次審判中得到了確定了,既然不用再調查事實也就不需要讓證人繼續出庭了,除非是新的證人對新的案件情況有證明才需要出庭。
刑事證人證言的效力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保證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證人證言怎么質證,它的質證規則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拆扦是一賠二嗎
2021-01-17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