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的要求是什么?
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的要求主要是: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二、作證的形式
1、書面證言或視聽資料或雙向視聽傳播技術手段
《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6條對“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了具體規定,是指(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以上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2、出庭作證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涉及證人出庭作證具體操作程序的規定有3條(分別是第54條第一、二款,第55條,第58條)。具體程序是:
(1)、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2)、人民法院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中很多案件并不是只需要原被告兩方就可以讓案件的事實在法官面前直接呈現出來的,但是證人的出現也應該能夠對案件有幫助而不是沒有作用的,尤其是證人應該有能力將自己所見的事情如數告訴法官,至于評價就交給法官用職權進行。
錄音遺囑見證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證人證言怎么質證,它的質證規則是怎樣的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行政許可有時效限制嗎
2021-03-06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