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的要求是什么?
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的要求主要是: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二、作證的形式
1、書面證言或視聽資料或雙向視聽傳播技術手段
《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6條對“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了具體規定,是指(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以上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2、出庭作證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涉及證人出庭作證具體操作程序的規定有3條(分別是第54條第一、二款,第55條,第58條)。具體程序是:
(1)、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2)、人民法院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中很多案件并不是只需要原被告兩方就可以讓案件的事實在法官面前直接呈現出來的,但是證人的出現也應該能夠對案件有幫助而不是沒有作用的,尤其是證人應該有能力將自己所見的事情如數告訴法官,至于評價就交給法官用職權進行。
錄音遺囑見證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證人證言怎么質證,它的質證規則是怎樣的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國簽證辦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1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