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證人出庭作證信息提前泄露怎么辦?
民事證人出庭作證信息提前泄露可以向法院申請,對證人的證言不予采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當事人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只要知道案件情況的,就可以作為證人。
基本要求: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二、作證的形式:
1、書面證言或視聽資料或雙向視聽傳播技術手段
《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6條對“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了具體規定,是指:
(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
(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
(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以上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2、出庭作證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涉及證人出庭作證具體操作程序的規定有3條(分別是第54條第一、二款,第55條,第58條)。具體程序是:
(1)、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2)、人民法院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當代社會現在民事訴訟活動當中,證人出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很多的證人他們在出庭作證的過程當中,會提供非常關鍵性的一個證據,對于整個案件的審理都起到一個決定性的方向的作用,但同時也需要明白,可能會有一些提前泄露的情況就不能采納。
民事訴訟證人不出庭不利后果是什么?
怎樣理解暴力取證罪中的證人
證人在訴訟中享有的訴訟權利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期間購的房如何分割
2021-03-07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