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活動中需要提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嗎?
一般需要提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民訴法解釋》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符合本解釋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未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不得出庭作證,但雙方當事人同意并經人民法院準許的除外?!卑凑赵撘幎?,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
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二、民事訴訟證人作假證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證人作假證,可能會構成妨礙訴訟,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對其采取訓誡、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在法院沒有采取措施的情況下,對方當事人當然可以向法院提出,但最終由法院決定,且該決定不能復議、上訴。
三、證據的種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有: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四、民事訴訟法一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民訴活動當中,人民法院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這種狀況比較少,大多數都需要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證人出庭作證,那這樣的話當事人就應該先跟證人商量好了,如果不提前通知證人,訴訟活動開始后,很可能證人處理個人私事都不在本地。
刑事案件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嗎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怎么辦?
證人出庭作證支出的費用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無視立案處理繼續頂風搶建,這樣違建有什么結果
2021-01-06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新農村建設中集體土地拆遷存在問題及對策
2021-01-30借力舊城改造 新鴻基強勢把握市中心話語權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