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時候申請證人出庭作證
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并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準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
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后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是怎樣的
出庭作證并接受法官和當事人的直接詢問,是證人的義務。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是,作為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提供書面證言、使用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所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前面已經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訴證據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因此,證人僅在具有正當理由并經法院許可時,才能免予出庭作證。對于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民訴證據規定》明確規定其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證據佐證才能證明案件的事實。
目前,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刑事訴訟法證人不出庭的理由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證人不出庭不利后果是什么?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可以單獨適用
2021-03-08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