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證人作證在什么時候提出
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并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準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
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后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是怎樣的
出庭作證并接受法官和當事人的直接詢問,是證人的義務。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是,作為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提供書面證言、使用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所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前面已經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訴證據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因此,證人僅在具有正當理由并經法院許可時,才能免予出庭作證。對于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民訴證據規定》明確規定其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證據佐證才能證明案件的事實。
目前,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保證人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債務人破產保證人的責任
在我國污點證人有刑事豁免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