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在打官司時能不能成為證據要滿足兩個前提:
(一) 能夠證明微信使用人就是當事人雙方
因微信不是實名制,如果不能證明微信使用人是當事人,那么微信證據在法律上與事發案件沒有聯系。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確認問題,目前的司法實踐主要有四個途徑:
1.對方當事人自認;
2.微信頭像或微信相冊照片的辨認;
3.網絡實名、電子數據發出人認證材料或機主的身份認證;
4.第三方機構即軟件供應商騰訊公司的協助調查。
從上面所述的四種途徑,在于對方當事人和第三方技術的支持多一些,想要自己提交足以發揮作用的微信證據并不簡單。
(二)微信證據的完整性
微信證據的完整性在于微信證據的真實性和關聯性,因為微信證據為生活化的片段式記錄,如果不完整可能斷章取義,也不能反映當事人的完整的真實意思表示。
二、微信語音有沒有證明力
微信語音屬于錄音證據,屬于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證據的法定類型。那么怎么樣的微信語音才能作為有用的證據,用于訴訟呢?在具體實務中,搜集有用的微信證據,應當注意:
(一)善用微信中的“收藏”功能,保存原始記錄。
微信聊天記錄容易毀滅,如不小心刪除、手機丟失或格式化等,都可能導致語音資料的滅失。因此,平時應當注意收藏對將來可能有用的語音記錄。
(二)注意微信語音的連續性。
錄音應當未經過處理,具有連續性、真實性。很多訴訟當事人為了儲存和傳送的方便,將錄音資料拷貝到光盤或者u盤中,而將原始錄音刪掉,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一旦對方對該證據不認可,則證據真實性無從考證。
(三)微信語音內容應當盡量清晰、準確,雙方就所談論的問題及表態均有明示。
(四)盡量搜集除了微信語音之外,其他的相關證據來佐證。理由是微信語音具有難辨識性,準備好其他相關的佐證更為保險。
三、哪些微信聊天證據不能作為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這是民事案件中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強調了證據取得的合法性是能否成為證據的先決條件。
因此,以非法拘禁、暴力、欺騙、威脅等方法獲取的言詞證據應一律排除,而以偷拍、偷錄的形式取得證據,在不構成對他人隱私的侵犯的情形下,秘密錄制的錄音資料可以作為證據。微信語音是訴訟雙方對錄音這一事實知情的情況下所錄,不屬于偷拍、偷錄和侵犯隱私的范疇,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0-11-17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