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的刑事案件來講,其實都是由公安機關來立案偵查的,之后偵查結束就會移送給人民檢察院審查,在符合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檢察院就會向法院提起公訴。當然,對于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期限也是有要求的,這樣才能盡快的對刑事案件作出處理,那究竟我國在這方面是如何規定的呢?下文中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期限是多久
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第一百七十七條 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立案的,應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將不予立案通知書送達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相應退回案件材料。
二、公安機關立案的條件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結合相關法律中的規定,一般在接受案件之后需要經過相應的審查,然后才能決定是否立案受理。此時就要注意接受案件并不等同于立案受理。至于刑事立案期限通常是在接受案件之后的3日內就需要作出決定。而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時間是多久
沒有立案能夠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土地轉讓稅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09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8拆遷補償安置
2020-12-03離婚案件中拆遷安置房進行分割的方法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