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程序中標的物轉讓是否合法?
訴訟程序中標的物轉讓是合法的,現代各國對債權轉讓的態度是以自由轉讓為原則,我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依照該條規定,處于訴訟中的債權是符合債權轉讓條件的,若有限制的可能也只能是第(三)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但是目前無論實體法還是程序法中均沒有禁止轉讓的規定。因此從法理上講,訴訟程序中的債權在法律上是可轉讓的。但是考慮到我國法治的不健全,立法體系的不完備,法律沒有規定的,不一定就是法律認可的,還存在立法沒來得及規制的部分,其次,對于因私權---債權的糾紛而進入公法---訴訟程序法規制的訴訟實體權利的處置要受限于訴訟程序法的制約,法律不可能容許原告在案件審理階段無次數限制的轉讓債權,從而多次變換原告,同理對于判決已確定的債權,也不可能無限制的變化執行申請人,這不僅要考慮訴訟程序的穩定性,同時也要考慮訴訟程序的經濟性和高效性。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訴訟程序中的債權不同于《合同法》中規定的一般意義上的債權,其不僅要體現私法自治的原則,同時還要兼顧訴訟程序法秩序性的要求,因此,訴訟程序中的債權原則上應當允許轉讓,但是應當加以限制和規范。
二、訴訟程序中債權轉讓的效果
訴訟程序中的債權轉讓是否發生受讓人繼受原債權人在程序中的地位的效果?這個問題頗有爭論。
縱觀我國現行法律、訴訟解釋,在該問題上可得出幾點結論:
一是,訴訟程序中債權人轉讓債權不產生受讓人繼受原債權人在程序中的地位的效果。《民事訴訟法》中甚至沒有關于訴訟承擔的任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4條規定:“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有繼承人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該條確立的規則是:訴訟程序中只有死亡繼承的情形得產生訴訟承擔的效果。至于債權轉讓情形下應如何處理,法律、訴訟解釋未予回答。
二是,取得執行名義的債權人轉讓債權不產生受讓人繼受執行申請權或執行程序中原債權人地位的效果。《民事訴訟法》沒有對這個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從其二百一十六條到二百一十八條的規定來看,一般認為可以得出申請執行的主體限于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當事人的結論,而從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三)、(四)項的規定來看,一般也認為應做這樣的解釋:作為執行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或組織終止,其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可以申請變更執行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8條第(2)項則明確規定:“申請執行人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據此,債權轉讓的受讓人被排除在申請執行人范圍之外,在執行程序中其申請變更執行當事人也沒有法律依據。對此,實踐中一般認為取得執行名義的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其受讓人須提起債權轉讓確認之訴,取得勝訴判決后方可申請執行或申請變更執行程序中的債權人。當然,受讓人也可與原債權人(即債權轉讓關系中的出讓人)達成協議,由原債權人作為受讓人的受托人參與執行程序。
當代生活經常會發生一些糾紛,遇到糾紛的話通過法律訴訟的途徑解決,是大多數人最佳的選擇,在訴訟過程中如果存在著標的物轉讓,那么一般情況下合法有效,除了一些特殊約定等等。比如說在簽訂合同的過程當中,就已經約定了不能夠進行轉讓的情況。
合同標的物提存后的通知義務由誰承擔?
債權轉讓的標的物是什么?
標的物質押具備的條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龍川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