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最新刑事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公安機關立案刑事立案標準是能夠確定違法主體已經構成犯罪,《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二、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并非是所有到公安機關報案的刑事案件,受理該案件的職員,都會做出立案偵查處理。若是公安機關的職員,在通過各種合法途徑,了解該犯罪案件的基本信息之后,發現并不滿足既定的立案標準,就不能通過立案的方式來處理此違法案件。
民事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后證據不足怎么處理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份合同法律生效嗎
2020-11-24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