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信托法有明確的規定,委托人在進行信托時只是把財產權委托給他人。因此這就造成了相應地糾紛。如信托財產的所有權的歸屬問題一直是糾紛的焦點。那么,信托法司法解釋中信托財產所有權歸屬如何解釋?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一、信托財產的定義和范圍
信托財產是委托人用于設立信托的資產,信托成立后,這部分資產就成了信托財產。當然,信托存續期間,信托財產可能因受托人的管理、處分、滅失或者損毀等事由而轉化成各種形態,但無論如何變化,其轉化產生的代位物也均屬于信托財產。日本、韓國等國家信托法規定,因信托財產的管理、處理、滅失、毀損和其他事由而由受托人取得的財產,均屬于信托財產。我國信托法規定,受托人因接受信托而取得的財產是信托財產,受托人因信托財產的管理、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也歸入信托財產。
信托財產是信托能否成立的必要條件,制定有信托法的國家,一般都對信托財產作了重點規定。我國信托法第三章也專門規定了有關信托財產的內容,就信托財產的范圍和獨立性作出了具體明確規范,對這部分內容,世界各國的規定大同小異,沒有大的分歧和異議。但對信托財產的法律地位問題,即信托成立后信托財產到底歸屬于誰,大家存有較大的意見分歧。
二、信托財產的所有權是否移轉
委托人設立信托并有效成立后,信托財產是否發生移轉,主要存在以下三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信托成立后,信托財產的所有權發生轉移,受托人成為新的所有權人。其主要理由,一者信托財產的所有權移轉,是信托不同于委托、捐贈等其他類似制度的本質特征之一。同時大多數國家在立法中均對此作出了規定,如日本信托法規定是“財產權轉讓”,韓國信托法規定是“信托人將特定財產轉移給受托人”,我國臺灣省信托法規定是“財產權移轉”等。另一種意見認為,信托成立后,信托財產的所有權仍屬于委托人。出于這種考慮的理由是擔心委托人利用信托制度規避法律法規,如逃避債務和稅收等,從而保護委托人的債權人利益。第三種意見和第一種意見近似,認為信托財產的所有權發生轉移,但新所有權人不是受托人。信托成立后,信托財產則從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中獨立出來,處于一種待定狀態,條件成就后,才能明確其所有權人。
對這些爭論,其實學術界一直就在進行,而且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確切的說法,歸納起來,存在以下四種學說:一是物權說,認為信托財產的所有權屬于受益人。二是雙重所有權說,認為受托人是信托財產的名義所有人,委托人或者受益人是信托財產的實際所有人。三是債權說,認為只有受托人才享有信托財產的所有權,受益人享有的是債權。四是附條件的法律行為說,認為信托財產歸受托人所有是有條件的。條件成就前,所有權歸受托人;條件成就后,所有權歸委托人或者受益人。不難看出,以上四種學說都認為信托成立后,委托人不再是信托財產的所有權人,信托財產的所有權發生了移轉,不同的是歸屬定位不同。因此,對于主張信托財產不發生轉移的觀點,以沒有理論依據的,同時也是不了解信托制度的表現。信托財產移轉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受托人接受信托后,要以自己的名義對信托財產進行管理和處分,與第三人發生交易關系,所獲得的收益,也要以自身的名義取得。如果委托人不將財產轉移,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間將停留在民法中現有的“委托代理”關系上,而委托代理在財產管理的制度設計上又明顯不如信托制度。
綜上所述,針對信托法司法解釋中信托財產所有權歸屬有不同看法,而且并沒有匯總為一個確切的說法。有人認為是屬于受益人,也有認為是財產實際所有人。以上說法都是根據歸屬定位不同而出現的差別。如果您對這一問題有疑問,歡迎咨詢本站律師。
信托案件訴訟與代理
信托風險有哪些?
財產權信托的分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