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或者是刑事訴訟,在法官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的過程中,其實都是有可能出現(xiàn)延期開庭的情況,在對刑事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最多的。不過此時也要求符合了規(guī)定條件才能延期開庭,那法律方面規(guī)定的延期開庭的條件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開庭審判程序是什么
開庭審判程序法庭程序是指人民法院采取開庭的方式,在公訴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在控、辯雙方對證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開展辯論的情況下,依法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處刑,給予何種刑事處罰的活動。法庭審判程序。法庭審判大體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評議和宣判五個階段。開庭審理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制作成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后分別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法庭筆錄中的出庭證人的證言部分,應當在庭審后交由證人閱讀或者向其宣讀,證人確認無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二、延期開庭的條件都有哪些
人民法院開庭審判后,一般應當連續(xù)進行審判,但是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勘檢的;
(2)檢察人員發(fā)現(xiàn)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3)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延期審理原因消失后,合議庭應再行開庭審理。
關于第一審程序的期限,《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自受理后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遇有《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如遇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應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建議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可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因當事人和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而延期審理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延期審理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按照《刑事訴訟法》中的規(guī)定,我們知道刑事案件延期開庭的條件是什么,主要就是在有上述三個條件之一的時候,那么就可以延期開庭審理。對于刑事訴訟,因為最后的結果對當事人影響較大,建議最好委托專業(yè)的刑事律師來提供幫助為好。
刑事案件延期審理的期限是多久
延期交房違約金過低怎么辦?
民事訴訟中延期審理的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2021-01-25尋釁滋事罪與其他聚眾擾亂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1-24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手寫房屋贈與協(xié)議有效嗎
2021-03-03小區(qū)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24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復效
2020-11-14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