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民事上訴后多久開庭?
公民民事上訴后三個月內開庭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民事案經中院終審可上訴到高院嗎
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故終審判決不得上訴。
民事訴訟法147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限應從判決書裁定書送達當事人的第二日起算。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當事人的,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次日起算。
民事上訴在一審法院還是去中級法院
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很多公民在遭受到他們無法承受的侵害后就會抱著信任的態度去請求法院的幫助,但是法院也是按照事實和證據而不是公民的一言之詞就直接判決的,如果公民拿出的證據不能直接成為對方的負責的依據就可能使判決令人不滿意,而提起的二審也會在公民提出后的三個月之內開始審理。
上訴不加刑適用于哪些情況?
一審不服如何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超越職權侵害公民權益如何維權
2020-11-15解除合同怎么進行司法認定
2021-01-12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