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開庭前調解會有案底嗎?
案底是指犯罪記錄,而調解一般是屬于民事糾紛,法院進行調解后會有相應的筆記,但是沒有案底。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二、開庭前調解與開庭后調解有什么區別?
1、開庭前調解可以簡化程序
開庭前調解,是法院正式組織開庭前,因雙方當事自行達成和解,或者在法官的主持下得以調解,簽訂了調解協議或者請求法院出具了調解書的調解行為。
如果雙方能達成調解協議,那么就可以簡化開庭筆錄,直接將調解意見寫進調解筆錄中,并制作民事調解書。
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如果現實就已經履行的,那么案件就此解決掉。如果,負有履行義務一方沒有按照調解的內容及時履行義務,那么另一方可以直接持調解書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開庭后調解通常在庭審辯論結束前進行
法院已經開庭了,就是每個階段都可以申請調解,因為通常在開庭時法官就會詢問雙方是否接受調解,在開庭的庭審辯論結束前還會詢問是否接受調解,如果是法院已經庭審結束了,是不可能進行調解的,因為整個審判流程走完,只等下判決就行。
這個時候調解最大的好處是,法官經過一定的訴訟程序,基本掌握了全部的案件事實,更利于案件中把握調解的分寸,得出更符合雙方利益的調解方案。
調解可以減輕審判人員的工作壓力,所以只要雙方當事人有意愿,法官都會積極組織的,但是原告一定要思考清楚,避免因為對方的策略而耽誤了時機。
法院開庭前調解法院只會對調解事件進行相應的記錄,并不會留案底,因為調解的只是民事爭議問題,并不是處理犯罪問題,因此不存在案底。能夠提前達成調解協議是最好的,注意的是調解協議同樣具備法律效力,對于不履行義務的情況可以申請讓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調解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民事調解書生效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城市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09房屋拆遷需要51年土地證原件
2021-02-01拆遷安置房補償標準及交易條件有哪些
2021-01-12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技巧有哪些
2021-03-13廣州舊城改造私家車入老城區擬收交通費
2020-11-26商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