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開庭前調解會有案底嗎?
案底是指犯罪記錄,而調解一般是屬于民事糾紛,法院進行調解后會有相應的筆記,但是沒有案底。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二、開庭前調解與開庭后調解有什么區別?
1、開庭前調解可以簡化程序
開庭前調解,是法院正式組織開庭前,因雙方當事自行達成和解,或者在法官的主持下得以調解,簽訂了調解協議或者請求法院出具了調解書的調解行為。
如果雙方能達成調解協議,那么就可以簡化開庭筆錄,直接將調解意見寫進調解筆錄中,并制作民事調解書。
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如果現實就已經履行的,那么案件就此解決掉。如果,負有履行義務一方沒有按照調解的內容及時履行義務,那么另一方可以直接持調解書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開庭后調解通常在庭審辯論結束前進行
法院已經開庭了,就是每個階段都可以申請調解,因為通常在開庭時法官就會詢問雙方是否接受調解,在開庭的庭審辯論結束前還會詢問是否接受調解,如果是法院已經庭審結束了,是不可能進行調解的,因為整個審判流程走完,只等下判決就行。
這個時候調解最大的好處是,法官經過一定的訴訟程序,基本掌握了全部的案件事實,更利于案件中把握調解的分寸,得出更符合雙方利益的調解方案。
調解可以減輕審判人員的工作壓力,所以只要雙方當事人有意愿,法官都會積極組織的,但是原告一定要思考清楚,避免因為對方的策略而耽誤了時機。
法院開庭前調解法院只會對調解事件進行相應的記錄,并不會留案底,因為調解的只是民事爭議問題,并不是處理犯罪問題,因此不存在案底。能夠提前達成調解協議是最好的,注意的是調解協議同樣具備法律效力,對于不履行義務的情況可以申請讓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調解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民事調解書生效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
2020-11-08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