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委托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人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可見,在委托監護的情形下,首先應當看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約定,在有約定時從約定。如果當事人在委托監護時沒有約定責任承擔,則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責任。在被委托人也有過錯的情況下,被委托人與監護人承擔連帶責任。在對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后,監護人和受委托人按照各自的過錯大小分擔責任。
二、監護人承擔責任的特殊情形:
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由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有以下六種特殊情形在法律適用中需要加以注意:
1、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致害行為視為教唆人、幫助人實施的侵害行為,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2、教唆、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教唆人、幫助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為共同侵權的行為人,教唆人、幫助人與監護人應當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但在內部分擔責任的時候,應當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
3、夫妻離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在后一種情形,離婚的雙方在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后,應按公平原則在內部分擔賠償責任,綜合考慮雙方的經濟狀況、必要的經濟開支和負擔、造成損害的程度、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的過錯等因素確立合理的分擔數額。
4、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并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后一情形下,監護人在訴訟中的地位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5、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年滿18周歲的,應當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沒有經濟收入的,由撫養人墊付,墊付有困難的,也可以判決或調解延期給付。此處的“撫養人”應是在行為人年滿18周歲時,仍為其提供經常性經濟來源的人。
6、兩個以上的被監護人共同致人損害的,構成共同侵權行為,他們的監護人在對受害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后,在內部應當由監護人依過錯程度和被監護人在共同侵權中發揮的作用大小來分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可以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嗎
2020-12-28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