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法定監護權嗎
《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未成年孩子的監護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產生的,除非因死亡、或父母子女關系的依法終止、或監護權被依法剝奪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剝奪和限制。
無論離婚與否,父母雙方都對孩子有監護權,并承擔監護人義務。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剝奪,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監護權。
根據法律的規定,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是沒有權利放棄自己對孩子的監護權的。
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設定
(一)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對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定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
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4、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除了在法定事由的情況喪失監護權,在其他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監護權的。監護權它不同于撫養權,撫養權可以放棄,但是監護權是不能隨便放棄的。如果您對此還有困惑,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制拆遷協議
2021-03-22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