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所享有的監督、保護的身份權。是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實施管理和保護的法律資格。對于處于父母保護之下的未成年人來講,法律已詳細規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這些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人就是他的父母。無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親權以及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或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財產受到他人保護的權利也是監護權。
監護人的范圍
監護人是指對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依法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即《兒童權利公約》中所指的兒童(18歲以下的任何人)。監護權是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地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權利。
監護權的變更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
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如收養對子女的健康成長并無不利,又辦了合法收養手續的,認定收養關系成立;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不得以收養未經其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方都不履行協議有效嗎
2021-01-18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