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遺產繼承
遺產繼承是指生前享有財產因死亡而轉移給他人的死者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為遺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被繼承人的合法遺囑承接被繼承人遺產的人為繼承人;繼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遺囑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就是繼承權。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
如果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繼承情況,在這4種繼承方式中,遺囑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繼承。
二、繼承權主體包括哪些人
所謂繼承權主體,也就是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一般從被繼承人死亡之后,繼承才會開始。開始繼承之后,訂立的遺囑合法有效則按照遺囑中的內容繼承,沒有訂立遺囑或者訂立的遺囑無效或者不合法,那此時可以按照法定繼承。一旦繼承開始,任何一個繼承人有權利提出對遺產做出分割。而在繼承人對遺產分割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遺產繼承訴訟。
公房拆遷安置補償款屬于遺產繼承范圍嗎?
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書怎么寫?
股票遺產繼承辦理的程序和需要的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