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可以放棄法定監護權嗎?
《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未成年孩子的監護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產生的,除非因死亡、或父母子女關系的依法終止、或監護權被依法剝奪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剝奪和限制。
無論離婚與否,父母雙方都對孩子有監護權,并承擔監護人義務。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剝奪,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監護權。
根據法律的規定,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是沒有權利放棄自己對孩子的監護權的。
二、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三、法定監護人的設定
(一)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對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定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
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4、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其除了在法定事由的情況喪失監護權,在其他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對孩子的監護權。監護權它不同于撫養權,撫養權可以放棄,但是監護權是不能隨便放棄的。監護權的喪失也是由法定事由在法院的判決之下喪失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購買二手房以后會拆遷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