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指定監護人怎么辦?符合監護權職責人承擔監護人責任,不肯承擔監護權就去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順序的范圍
1、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
2、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
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
3、確定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怎樣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睂τ谥付ūO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未指定監護人而擔心會有一定的麻煩后產生后果,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業委會構成職務侵占的主體嗎
2021-03-12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非農業戶口如何補償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