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監護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知識:確定監護權要考慮哪些因素
(1)行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離婚父母一方,必須就其個人品格、能力、職業狀況及其與子女間關系而言,能較好地照顧子女(尤其對年幼子女最好能親自照顧),促其身心健康發展。對物質條件與精神支持而言,更應強調對子女在心靈上、精神上的支持。
(2)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監護權行使的決定能使子女目前以及未來的教育、發展獲得一致性。因此,在父母雙方均與子女有良好關系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迄今為止大都與父母何方共同生活。
(3)兼顧考慮子女的意愿及子女的年齡、性別。必須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子女的意愿往往因其年齡及動機而有所不同,并且如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意愿有強烈的影響時,法院應對子女的意愿加以檢驗。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