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監護權要考慮哪些因素
1、行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離婚父母一方,必須就其個人品格、能力、職業狀況及其與子女間關系而言,能較好地照顧子女(尤其對年幼子女最好能親自照顧),促其身心健康發展。對物質條件與精神支持而言,更應強調對子女在心靈上、精神上的支持。
2、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監護權行使的決定能使子女目前以及未來的教育、發展獲得一致性。因此,在父母雙方均與子女有良好關系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迄今為止大都與父母何方共同生活。
3、兼顧考慮子女的意愿及子女的年齡、性別。必須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子女的意愿往往因其年齡及動機而有所不同,并且如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意愿有強烈的影響時,法院應對子女的意愿加以檢驗。
二、怎樣確定精神病人的監護權
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定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三、怎樣能變更監護人
當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組織的申請,經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通過訴訟撤銷監護后,原監護人的監護權利被取消,依法應另行確定監護人。所以,撤銷監護并不意味著被監護人不再需要監護,而是撤換新的監護人,這實際上是監護人的變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實施意見》第?18條規定:“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在確定了監護人之后,監護人就應該擔負起職責,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其財產也由監護人保管,可以被監護人合理利用,在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之前,最好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幫忙分析自己的處分行為是否有利于被監護人,以免惹來不必要的財產糾紛,因為對于被監護人的某些財產,監護人也不能作出處分。
國家為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民法總則》當中也是專門設立了獨立的一章對此問題進行闡述,您可以翻閱相關法條進行查詢。當然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您還有什么疑惑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