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道看,常某與兩位“妻子”都是在國內進行的登記結婚。根據我國刑法第258條重婚罪的表述:“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常某兩次均為登記結婚,則屬于典型的重婚無疑。
“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標準模糊
在司法實踐中,更為通常出現的是,在已婚狀態下又與他人同居。在1994年最高法院曾有批復,明確了“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期間雖經1997年刑法修改,但該批復至今依然有效。雖然該罪名并非“告訴的才處理”,但仍屬自訴案件范圍,即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檢察院提起公訴。由于被害人大都更為相信通過公安局、檢察院,也因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確也是標準模糊的表述,更需要強大的公權機關從各方面搜集證據,所以被害人以強烈的訴求推動訴訟進程的情況多有發生,這就可能造成在公訴案件中,完全相同的行為,適用刑法不統一。
批復中“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認定,在歷經十五年后也產生了可探討的問題。在刑法條文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需要適用者進行價值判斷的概念,諸如“淫穢”、“猥褻”等最為典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對這類相同表達的概念理解相距甚遠。那么上述批復中的情況是否也存在社會認知的變化呢?
需面對現實進一步合理解釋重婚罪
首先應明確不能僅從內心的美好愿望出發來閱讀社會,十五年來的一個現實是婚外的同居、包二奶現象變多,社會的容忍度也較從前更為寬容,以致會出現十五年前大部分人無法想象的局面:有配偶的人與他人同居,但并不以夫妻名義,而是直接以二房的名義,況且現代社區的居住情況實際無需向任何人做出解釋,即使以夫妻名義又向誰去宣稱呢?
在極端的假設情況下,會否出現有配偶的以夫妻名義同居的被認定為重婚罪,但以二房名義同居的就無法入罪呢?(熱播劇《蝸居》中的海藻都懷孕了,但并無論者說宋思明構成重婚罪,宋仍備受女性追捧)結論是荒謬的,但卻是嚴格依照最高法院批復精神的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貸還不上如何處理
2020-11-18行政監督的要求有哪些
2021-02-19怎樣才算泄露個人隱私
2021-02-15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