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法律適用指引
第一章解除婚姻關系
第一節婚姻無效
一、婚姻無效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婚姻法》第十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八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結婚登記程序法律依據:《婚姻登記條例》《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三)》第一條。
1、他人代理或冒名頂替進行結婚登記
一方或雙方沒有親自到場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是由他人代理甚至冒名頂替進行結婚登記,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
(1)當事人明知他人代理其進行結婚登記,且對此不持異議,雖未親自到場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有公開舉行婚禮、共同以配偶身份生活、憑結婚證辦理準生證或申報子女戶口等行為,表明雙方締結婚姻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
法律規定婚姻代理行為不得代理,而要求雙方親自辦理,其宗旨在于保障當事人系完全自愿地結為夫妻關系,這是婚姻成立的本質特征,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當事人未親自到場辦理結婚登記,其締結的婚姻一律無效。換句話說,即便雙方當事人親自到場申請辦理結婚登記,如果一方或雙方不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婚姻登記部門也會拒絕為其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因此,只要查明當事人雙方自愿結婚,并完成了結婚的形式要件,其結婚等級中的瑕疵是不足以影響婚姻效力的。
(2)一方當事人不同意結婚,他人冒名頂替與另一方當事人進行結婚登記。
由他人冒名頂替登記結婚,不僅嚴重違反結婚程序,也違背了當事人的結婚意志,如果被冒名的當事人請求撤銷結婚證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婚姻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頁。
2、借用他人身份證件進行結婚登記,結婚證上載明的主體與實際共同生活者不一致
如果結婚證上載明的主體對結婚證效力提出異議的,可以請求民政部門撤銷或直接提起行政訴訟;如果實際共同生活的當事人請求離婚的,法院應對當事人進行釋明,告知因其結婚登記存在瑕疵,請求離婚的雙方與結婚證上載明的主體不符,無法判斷雙方是否存在婚姻關系。若當事人堅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則應當裁定駁回起訴;若經過法院釋明后,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主張解決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問題時,法院可以依法繼續進行審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當事人系在1994年2月1日之前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可按照事實婚姻處理。
結婚證的效力時具體行政行為的結果,針對的對象是特定的,只對結婚證上載明的主體有約束力,而不應及于他人。我國對婚姻關系確立形式只有一種,即采取的是登記主義模式,記載于結婚證上的申請人才是行政機關許可締結婚姻并承認婚姻關系的當事人。行政機關頒發的結婚證,實際確立的是被借用身份證件之人與持有真實身份證件之人夫妻關系的有效法律文件,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是形式合法的婚姻關系,在未經法定機關通過法定程序撤銷前,不能直接否認其效力。基于行政行為的相對性,該結婚證的效力不應及于實際共同生活的當事人,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法律所承認的婚姻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婚姻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頁。
3、一方利用虛假身份證件,以騙取錢財為目的與另一方登記結婚,婚后不久即下落不明
如果一方當事人向婚姻登記機關提供虛假身份證等證據材料,騙取了結婚證,其目的是為了騙取錢財,婚姻登記機關是在受欺騙的情況下作出的婚姻登記發證行為,該行政行為形式上雖已經存在,但因具有重大、明顯的、瑕疵,且顯然不符合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有關登記條件。該行政行為屬于無效行政行為,應當確認該行政行為無效。根據有關規定,對無效行政行為的認定,主要有行政主體進行認定和法院在行政訴訟認定兩種方式。現鑒于婚姻登記機關一般不受理此類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七條規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做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婚姻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頁。
4、準予登記未領取結婚證的情形
有些當事人進行結婚登記時,因欠缺相關材料,婚姻登記機關登記后,暫時不發放結婚證書,待當事人補齊相關材料后再發放,在這種情況下,結婚登記實際上并沒有完成。另外,也有因為婚姻登記機關自身的原因未及時發放結婚證的情形。結婚登記的程序依法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雙方當事人應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其二是應提交必要的證件或材料;其三是由婚姻登記人員進行審核準予登記后,領取結婚證。領取結婚證是婚姻登記的關鍵環節,由此確立夫妻關系。如果當事人因種種因素最后未領取結婚證,其結婚登記程序沒有完成,法院應認定當事人雙方之間不存在婚姻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婚姻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頁。
5、婚姻登記機關越權管轄發放結婚證的效力
現實生活中,違反規定跨地區辦理結婚登記的情況時有發生,主要表現為:擅自為雙方均非本地本地常住戶口居民辦理婚姻登記;沒有得到辦理涉外、涉港澳臺等婚姻登記的授權而違規辦理上述登記。《婚姻登記條例》第四條規定:“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五條規定:“婚姻登記機關不得違反上述規定辦理婚姻登記。”但其并沒有規定違反婚姻登記管轄規定的婚姻登記無效,婚姻登記管轄規定,重點是明確婚姻登記機關內部職權范圍,也是為了方便申請登記的當事人系完全自愿結婚,完成了結婚登記程序,并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法院應當認定婚姻登記機關發放的結婚證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婚姻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頁。
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
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未達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四)以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與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親屬。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七條。
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死亡后一年內,生存一方或者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五條。
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的,利害關系人為申請人,婚姻關系當事人雙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雙方均已死亡的,不列被申請人。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六條。
三、婚姻無效糾紛不適用調解、不準撤訴及其他規則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對婚姻效力的審理不適用調解,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有關婚姻效力的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可以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另行制作調解書。對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后,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準許。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二條。
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關系分別受理了離婚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的,對于離婚案件的審理,應當待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后進行。
前款所指的婚姻關系被宣告無效后,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繼續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七條。
四、婚姻無效或撤銷的后果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婚姻法》第十二條。
婚姻法第十二條所規定的自始無效,是指無效或者可撤銷婚姻在依法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時,才確定該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應當收繳雙方的結婚證書并將生效的判決書寄送當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四條。
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按共同共有處理。但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案件時,涉及財產處理的,應當準許合法婚姻當事人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無效婚姻案件,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對婚姻效力的認定和其他糾紛的處理分別制作裁判文書。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四條。
五、受脅迫撤銷婚姻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婚姻法》第十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愿結婚的情況。
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只能是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婚姻當事人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案件,應當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一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一年",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二條。
作者:陳家緒呂晉華來源:網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