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需要精神贍養嗎
誠然,老人安度晚年需要有物質生活條件作為前提,但僅僅這些是不夠的,他們更需要得到晚輩的精神贍養。老年人步入人生的后期。幾十年的勤奮工作、勞動、養育兒女的艱辛,應得到晚輩的認識和理解。上了年紀以后,離開工作崗位或停止勞作,子女們相繼分居或外出,有的老年喪偶,親人的關懷與體貼少了都可能引起老人的消極心理,諸如傷感、孤獨、抑郁、寂寞等等。每個做兒女或晚輩的都應設身處地了解老人的心理特點,積極地去關懷他們,體貼他們,豐富和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
“精神贍養”對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是至關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摩根曾對紐約的退休老人作過調查,凡是子女或晚輩經常給予寬慰體貼,關系協調者,比那些很少得到寬慰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對身心健康頗有助益,由于心情舒暢,體內的生化代謝和神經調節處于良好的水平,因而能夠延年益壽。反之,那些得不到晚輩的敬重,老年孤獨者,容易產生不良心理,這種不良心理對很多老年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常常自感到了暮年,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更為強烈,而滿足老年人精神生活各種需要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子女或晚輩在家庭中承擔對父母或長輩的贍養義務來實現的。目前,由于認識上的局限,致使許多年輕人對父母或長輩只注意物質保證而忽視“精神贍養”。社會方面也主要以物質保證作為判別一個人是否盡到贍養義務的法律和道德標準。因而在城市和鄉村都有普遍存在著“只管生活費,不問喜和憂”的現象。
“精神贍養”`的內容以老有所養為前提,還應該使老年人老有所敬,老有所樂,老有所用,老有所戀。晚輩要努力使老人們保持愉快的心境,就需要從多方面關懷老人,尊敬老人,支持老人,根據老人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多參與有益的娛樂和社會活動,但不宜過勞。對于喪偶的老人,晚輩應支持他們續弦。當老人患病時更應注意精神護理,給予耐心細致的開導、解釋和勸慰。節假日要盡量抽出時間和老人一起進餐、游玩和娛樂。使老人始終感到自己生活在和睦、溫暖和舒適的氛圍之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