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農村老人能申請宅基地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根據《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及國家有關規定。所以,作為宅基地使用權人,我們當然可以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而房屋根據《繼承法》的規定,肯定是可以過戶和繼承的,所以宅基地的性質并不影響農村房屋的所有權歸屬,農民個人出資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歸其所有,該產權人死亡后,其繼承人可以均有權繼承房屋。所以問題就出現了,宅基地和房屋之間是不可能分離的,這也就有了沖突。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是同屬一戶,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可以繼承在法律上是受支持的。由于此種“繼承”只在農村集體組織內部進行,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不會造成農村土地資源的流失,也不會對農村住宅的管理造成混亂。但在農村集體組織成員喪失其農村集體組織成員主體資格以后,是否還能擁有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權就成為了一個難解的問題。
農民個人出資在宅基地上建造居住的房屋,在其死亡后成為遺產,繼承人均有權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一旦作為遺產被繼承,宅基地使用權隨之也被繼承,無論繼承人是否本農民集體成員,也無論作為本農民集體成員的繼承人是否已有宅基地,均可通過向不動產登記中心申請繼承登記而成為被繼承的宅基地使用權主體。因繼承房屋而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的,房屋在此是宅基地使用權存續的依托,一旦房屋滅失,房屋所有權即滅失,宅基地使用權也隨之消滅,則農民集體有權收回宅基地。如若遇到征收拆遷糾紛,認定處理會更加繁瑣,更容易引發糾紛,所以要多了解法律知識,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宅基地是不能夠由個人進行繼承的,因為宅基地的所有權應當屬于國家有集體擁有,只能夠繼承宅基地上面的房子,不能夠繼承宅基地,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長多長時間
2020-11-27抵押合同可以公證嗎
2021-02-04新裝地板鼓包向誰索賠
2021-01-28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