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一方是否可以向對方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在婚姻關系中因夫妻一方的過錯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給對方造成損失時,無過錯方在離婚時有權請求過錯方對其進行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離婚損害賠償是否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婚姻法》未作明文規定。但離婚對當事人精神上造成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從理論上來講,離婚損害賠償當然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因為婚姻以終身結合為目的,在由于一方的重婚、婚外同居、虐待、遺棄等違法行為導致中途離異時,另一方必定在精神上遭受極大的痛苦。據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因此,如果一方有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而導致離婚,給另一方精神上造成嚴重損害時,另一方在離婚時可以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按期送達可以撤銷嗎
2020-12-10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