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對出軌第三者的懲罰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603次會議討論通過)
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撫養子女方或無過錯方等原則分給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該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財產如何分割方式
我國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婚姻損害賠償這一新的內容,但在實際操作這一層面上,尚無具體的規定。對比修改前后的婚姻法,不難發現,修改前的婚姻法只在離婚財產處理時,有“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后來作出了“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性規定。而修改后的婚姻法除了三十九條、四十條對分割夫妻共有財產上作出規定外,還在新增加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一章中作出了四種導致離婚的重大過錯行為,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規定。有人對此提出疑義,認為在離婚財產的處理中即已照顧無過錯方,就無必要再規定損害賠償內容。這是對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性質不理解造成的。其實離婚財產分割與離婚損害是完全不同的,其主要區別在于:
一、性質不同。離婚時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其依據的是物權上之共有關系,即依據夫妻關系的平等性而享有的對夫妻共有財產的平等的所有權,其表現形式為請求平等分割財產的權利。婚姻實質上為親屬上之身份契約。此種契約以夫妻雙方互相關愛、信賴、共同生活為基礎而存在,并以結婚登記為成立要件,一經登記,即成立了身份上的夫妻關系,同時產生今后夫妻財產的共
二、主體不同。離婚財產分割的主體為夫妻雙方,非涉及第三人。而在離婚過錯損害賠償中,致害方除來自夫妻一方外,還有第三方存在之可能。如在重婚、同居導致離婚,受害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的情形中,必定存在與夫(或妻)存在重婚、同居關系之第三人(俗稱第三者)。由于損害賠償構成要件中,一方(非限制在夫妻,也包括第三人)要有過錯,因此,對于第三人不知與其重婚、同居者為有配偶之人而與其重婚、同居,由此導致他人離婚是否構成侵權尚存爭議。但對于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仍與其重婚、同居,無疑侵犯了他人的夫妻關系,則其侵權行為成立是毫無疑義的。雖然我國婚姻法未明確規定第三人可作為侵權主體,但從侵權法理論分析則是完全符合法定之要件的。實際上,國外立法例中,法國、瑞士、日本、美國等都確定了過錯方及第三人對受害人的婚姻家庭的破裂共負責任,無過錯方(受害方)有權請求第三人賠償的原則。故筆者認為,離婚損害賠償的主體應包括有過錯的夫妻一方及第三人。
三、訴訟時效不同。我國民法規定了訴訟時效,但過于原則,對訴訟時效客體未作具體規定。對于離婚之訴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由于訴訟時效之立法本意是對權利人不行使權利的事實狀態與法律關系之外觀不符并長時間延續時,從法律上擬制該事實狀態成為法律狀態而使權利人之請求權喪失,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其事實狀態與法律關系是一致的,故離婚不能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即夫妻一方可隨時提起離婚訴訟,包括分割夫妻共有財產。而對于離婚損害賠償,由于其本質上歸侵權行為法調整,故當受害人行使賠償請求權時,應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國家和地區對重婚、通奸所引起的離婚之訴規定了除斥期間,如我國臺灣地區民法規定,自知悉后6個月或自情事發生后逾5年者不得請求離婚,瑞士、德國、日本等民法都有類似規定。其立法理由是對這些特殊行為如果長期不主張,則應認為受害方已原諒了過錯方。我國法律尚未明確規定有除斥期間,在完善我國民法之時效制度,將取得時效、消滅時效(包括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納入民法典的內容的過程中,國外立法例無疑是我國立法界值得借鑒的經驗。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出軌的一方一般情況下能不能得到處罰還不一定,在法律中只是規定了婚姻過錯方的處罰而已,如果對方出軌了但是沒有同居的證明也無法處罰對方。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22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