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一種民事強制措施,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確保婚姻案件訴訟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贍養、繼承、撫養、扶養、收養案件時,當事人一方主張對方實施了家庭暴力行為,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人身安全保護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當事人申請后48小時內進行審查。經審查,確認存在家庭暴力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護民事裁定書。
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民事裁定書后,應當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同時抄送申請人、被申請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公安局(分局)、婦聯組織。
申請人、被申請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公安局(分局)收到人身安全保護民事裁定書后,應在12小時內將民事裁定書轉遞至申請人、被申請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申請人、被申請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應當在收到民事裁定書后12小時內指派社區民警與申請人、被申請人談話,告知民事裁定書的具體內容和法律責任,同時告知申請人如果發現被申請人有違反民事裁定書情形的,可以及時報警。談話內容應記錄在案,并由申請人、被申請人簽名。被申請人拒絕簽名的,應記錄在案。
如遇申請人、被申請人外出等特殊情形導致無法在前款規定的12小時內進行談話的,社區民警應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并在上述情形消失后立即履行前款規定的職責。
社區民警與申請人、被申請人談話時,可以邀請當地婦聯組織派員參加,婦聯組織應當予以配合。
公安機關接到申請人遭受家庭暴力報警求助的,應當及時出警,到達現場的民警應當做好以下處置工作:
(一)制止違反人身安全保護民事裁定書的行為;
(二)組織救治傷員,委托傷情鑒定;
(三)及時登記在場人員姓名、單位、住址和聯系方式,詢問當事人、現場目擊證人;
(四)收集、固定證據;
(五)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或者涉嫌犯罪的行為依法處理。
處置結束后,公安機關應當將有關情況及時通報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11-10公司注銷后債權如何追
2020-11-11醫療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1-03-14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嗎
2021-02-24交通死亡補償費計算依據
2021-01-23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