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案件拒不到庭有什么不利后果
被告不到法庭,只會對他產生不利影響,只要你理由正當受法律認可,法院依然可以判決離婚,他只可提起上訴,如果上訴失敗,人不到不鑒字也沒有用。判決書依然生效。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終止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是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解除婚姻關系。后專指通過法律手續解除夫妻關系。
我們來看兩組案例:
案例一:解某(女)于2006年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李某(男)離婚。經過審理,法院作出不準予離婚的判決。半年后,由于二者仍未搞好夫妻關系,解某再次起訴至法院,要求離婚。法院受理后,到李某居住地向其送達訴訟文書,但李某已外出務工,家中僅有父母在家。在查知李某的電話號碼后,承辦法官向李某打了電話,但李某既不告知其打工地址,也不前來應訴。
案例二:王某(女)于2007年向法院起訴,要求與其夫張某離婚。立案時,向法院出示了張某戶口所在地村民委員會的證明,證實張某外出下落不明已達兩年之久。法院依法登報公告。在公告期間,張某卻向法院打來電話詢問王某訴訟情況,卻以工作為由拒不到法院應訴。
爭議的焦點:上述兩案,其共同之處在于一方當事人雖不是下落不明,但不愿意到庭應訴。對此類案件的審判,承辦法官深感棘手。在辦案實踐中,爭議的焦點是一方當事人拒絕到庭應訴,能否適用公告程序進行審判。對此,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應當適用公告送達,缺席審理。因為在找不到對方的情況下,一方起訴離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視為送達。法院在報刊上登載公告,即依法向對方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及開庭傳票。公告期滿后,另一方當事人未到庭參加訴訟,法院便可依法缺席審理。
另一種意見認為:不能適用公告送達。對方當事人有電話聯系,就不屬于下落不明情形,由于離婚案件當事人是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所以,便不能適用公告送達,則人民法院不能缺席審理。
由于離婚案件當事人屬于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如果拒不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但上述案例中,被告在外務工,不愿意向法院告知其務工的確切地址,拘傳的目的難以達到,且采用此強制措施需經兩次傳票傳喚,時間較漫長,必將浪費較大的司法資源,同時也將給當事人增加負擔。所以,不宜采用拘傳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起訴?
2020-12-23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企業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該不該交增值稅
2021-02-11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方法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