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公司大股東的哥哥想把自己部分股份轉讓給弟弟,卻發現公司資產已遠低于規定注冊資金,為規避工商監管,哥哥簽訂了一真一假兩份轉讓協議,公開協議轉讓價為228萬余元,私下協議實際只有85萬元。
這些股份在哥哥離婚時成為懸案,哥哥妻子認為丈夫收到了228萬余元,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兄弟二人叫苦不迭。此案經兩級法院審理后,終審判決兩兄弟私下協議無效。
哥哥離婚引出“貓膩協議”
2004年12月,身為某電器公司大股東的哥哥張-和打算轉讓股權時,發現公司總資產實為150萬元左右,遠低于規定最低注冊資本508萬元,這若被工商部門發現,公司將面臨解散危險。張-和決定簽訂一真一假兩份協議,一份備案于工商部門,以508萬元注冊資金為準,確定弟弟張-健以228.6萬元受讓張-和在公司45%的股份,一份以150萬元為準,確定45%的股份價值67.2萬元,并以85萬元轉讓給張-健。簽訂協議后,張-健將85萬元股權轉讓款給付張-和。
去年年底,哥哥張-和的妻子楊-華與其離婚,并認為張-和收到了228.6萬元,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一審法院判決支持了楊-華的訴求。
弟弟“起訴”哥哥被駁回
今年4月,弟弟張-健突然起訴哥哥,要求解除雙方協議,立即歸還自己的85萬元。作為被告的張-和不但沒有進行辯解,反而稱完全同意張-健請求。同時他強調,股權轉讓金應為85萬元,而不是228.6萬元。
而作為第三人楊-華卻不是這樣認為了。她指出,張-健與張-和是兄弟關系,其轉移財產是惡意串通。根據工商登記,股權轉讓金是228.6萬元,也經全體股東確認轉讓,而協議書未經全體股東簽名確認是無效的。
一審法院認為,雙方公開協議經過了股東會議討論并形成會議決議,已具法定約束力,而私下協議屬惡意串通規避國家工商部門的管理,當屬無效。據此,法院一審駁回張-健的訴訟請求。張-健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近日,佛山中院終審依法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文中人物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