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魯某(女)與胡某(男)經人介紹認識,于1992年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婚后生育兩個女兒。2004年,魯某以感情不和為借口,隱瞞兩人已登記及生育兩個女兒的事實,起訴到法院,謊稱未領結婚證,同居后只生育一女胡靜,要求法院對兩人同居期間的撫養和財產糾紛進行處理。同時提供的還有當地村委會關于只生育一女的證明。庭審中中,雙方對以上基本事實均無異議。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經法院確認制作調解書,雙方接到調解書并簽字確認,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2005年初,魯某持結婚證和當地村委會的證明到法院申訴,認為原審認定事實錯誤,自己和胡某經政府登記結婚,不是非法同居,婚后不是生育一女而是兩個女兒。聲稱當初是為了想要第三胎而與胡某辦理的假離婚。誰知弄假成真,胡某欺騙自己而與其他女人又結婚了。要求法院啟動再審程序,撤銷原判。
分析:對于本案的處理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原審在訴訟過程中,無論程序上還是實體上都沒有問題。魯某起訴與胡某解決同居期間子女撫養及財產分割,根據民訴法的規定“誰主張誰舉證”,雙方對婚姻狀況、生育子女狀況均無異議,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雙方當事人沒有申請法院進行調查取證,而人民法院也無權依職權進行調查。所以對于雙方的婚姻及生育狀況只能根據雙方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進行裁判。況且本案雙方達成的是調解協議,是建立在雙方完全自愿的基礎上。所以,對于這份建立在程序合法、實體公正的調解書,法院不應撤銷。魯某主張自己當時是受了欺詐,從本案的實際情況看,應是雙方惡意串通,規避法律,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對于由此造成的惡果,行為人應自己承擔責任,法院不應進入再審程序。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進入再審程序。司法救濟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后一道防線。如當事人不能從法律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那么社會的公平正義理念則會面臨嚴峻考驗,法律作為公平正義的化身則會失去存在的基礎。不管當事人雙是否惡意串通,但建立在虛構事實上的調解書確是不爭的事實。如法院明知事情的真相而聽之任之,并且執行之。則違背了“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本準則。雙方達成的調解雖然形式上沒有任何問題,但其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上就是最大的問題。不能因為法律的規定而否認最基本的原則。況且,如聽之任之,則會侵害第三人(兩人另外一個女兒)的利益,因為雙方的調解書中并沒有約定其撫養問題,最終有可能導致該女兒在法律上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這直接損害了第三人的利益,間接損害了社會的公共利益,對于有可能出現如此嚴重后果的法律文書,當然要撤銷,進入再審程序,進行全面的審查。對于雙方的弄虛作假行為,可以另外加以制裁。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進行交通事故鑒定
2021-03-02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