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離婚案中的“無過錯方”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由于一些情形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條文中的“無過錯方”該怎樣理解呢?下面請看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對“無過錯方”的理解。
無過錯方是指婚姻關系中,相對于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行為婚姻一方的另一方配偶,且該方無以上行為。
新《婚姻法》規定有過錯方須為自己的重大過錯行為在支付離婚代價的同時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項新規定符合法律的激勵功能,有利于矯正人們的行為,并對具體社會行為加以調控,同時有利于在新形式下保護當事人,特別是婦女的合法權益,更有利于進一步維護每一個婚姻家庭關系的穩定及社會的整體穩定。新《婚姻法》增補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也是對無過錯離婚原則的一種補救措施,以平衡因離婚而造成的利益失衡和不公平,體現法律的公正與正義。但是不容否認,相關的法律制度人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規范。
具體而言,比如:
(1)在離婚訴訟中因對方重婚導致離婚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責任中,賠償權利主體是無過錯的受害配偶,義務主體只能是有重婚行為的對方配偶,卻并未對與對方配偶重婚的相婚者(主觀亦有過錯的,存惡意的)承擔何種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作具體規定,這又是法律的不盡完善之處,有待在今后立法過程中加以探討、健全。
(2)就離婚損害責任的要件是否構成要件,在法律上還應具體地加以規范利用,首先是婚姻關系中過錯方的違法行為與夫妻感情導致破裂之間應具有因果關系,即從本質上講,違法行為是導致婚姻破裂的緣由,如果夫妻間感情并未破裂,即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決斷地判定有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次,離婚訴訟中精神損害請求權人基于無過錯(即無任何對等過錯行為)的前提下才能有權提出索賠請求,反之,則不能支持其訴訟請求中的關于精神損害賠償一項。
最后,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進程與執法環境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離婚訴訟糾紛中關于無過錯方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案例勢必將不斷增多,這也迫切要求有關立法部門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成果,不斷鞏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相關法律更加規范,更加成熟,也是法律真正成為懲治惡者,維護善者,主持正義與公道的最后一道社會屏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
2021-03-10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