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離婚是不是可出具民事調解書?
可以制作民事調解書。《民事訴訟法》第98條未包含精神病患者不可以出具民事調解書。
我國《婚姻登記條例》規定,辦理離婚登記的當事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其離婚登記申請。也就是說,這樣的人離婚不能用協議方式,而必須通過訴訟讓法院來解決。那么,法院是否可以在無民事行為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申請下,在雙方當事人自由的情況下出具民事調解書呢?
根據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三條之規定,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經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這種情況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準予離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法定代理人要求發給判決書的,可根據協議內容制作判決書”。對私權利而言,法無禁止即自由。因此根據上述兩條規定,筆者認為法院可以出具民事調解書。
離婚調解書上是否可以不注明當事人患有精神病的事實
精神病人雖然不能履行婚姻的權利義務,但法律并未剝奪精神病人的婚姻權利。《母嬰保健法》第8條規定,婚前醫學檢查包括對嚴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及有關精神病的檢查;第9條規定:經婚前醫學檢查,對患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病期內的,醫師應當提出醫學意見;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可見法律對精神病人的婚姻問題采取了一種有條件許可的態度。因沒有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且在婚前檢查、登記等環節執行標準不一,以及其他社會因素,致使諸多不具備結婚條件的精神病人成為婚姻關系當事人。而精神病人的病態難于在雙方間培養正常的夫妻感情或極易使夫妻感情出現裂痕,于是以精神病人為當事人的離婚訴訟便不鮮見了。
考慮到現實中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情況下,隱瞞病情結婚的現象屢見不鮮。為了防止精神病患者下次結婚繼續隱瞞病情,保護第三人的相關知情權,筆者認為,應該在可以作為離婚證使用的民事調解書上寫明當事人患有精神病的事實。至于當事人精神病治愈以后,完全可以通過司法精神病鑒定機構鑒定其為民事行為能力人。
精神病患者是不允許結婚,如果你在結婚之后發現對方是精神病患者可以選擇訴訟離婚的方式來終結它。與精神病患者離婚該怎么做或是采取什么方法,應該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年限是多久
2020-11-16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嗎,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1-15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土地流轉和承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