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法律的規定,勞動者要是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那么除了可以獲得交通事故賠償外,如果符合工傷情況的話,還能再獲得一份工傷賠償。也就是說勞動者遇交通肇事可以獲得雙份賠償。下面,律霸小編就來為您詳細分析一下相關內容。
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或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時,即會發生交通事故與工傷事故相互競合的問題,也就是說該事故既屬于交通事故,又屬于工傷事故。
對于此類事故應如何賠償的問題,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但雙重賠償不僅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受害人及其家屬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雙重賠償原則從最高院的司法解釋、最高院對地方法院的答復、最高院刊發的公報中所載的案例及判詞敘述中都較為明確的表明了雙份賠償的原則立場,所以我們在實務操作當中應當遵照執行。
一、雙份賠償有《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2條及官方答記者問為明確依據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2條規定大意為參加社會保的職工因工傷遭受人身損害時按工傷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該規定并不否定雙份賠償,并暗含有可以雙重賠償的含義。
該含義在《解釋》頒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就該解釋的相關內容以官方正式方式答記者問的形式予以了明確。當記者問到:“發生工傷事故,工傷職工除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外,能否再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副院長黃松有的回答是:“……發生工傷事故,屬于用人單位責任的,工傷職工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如果勞動者遭受工傷,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賠償責任。例如職工因工出差遭遇交通事故,工傷職工雖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對交通肇事負有責任的第三人仍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回答已十分明確地回答了可以回得雙重賠償。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批復也明確支持雙重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之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2006年12月28日,[2006]行他字第12號)提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
該批復具有司法解釋的功能,在審判實踐中可以做為人民法院裁判案件的參考。事實上可能會比法律的明文規定都還管用。
三、另有《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第8期公報案例為證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6年第8期公布了《楊文偉訴寶二十冶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該案即明文支持雙重賠償。
在看完上文的具體分析后,相信各位已經清楚的知道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獲得雙重賠償的,此時需要交通事故對勞動者造成的傷害不是因為勞動者自身違反道路交通法規,需要承擔主要責任。更多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方面的知識,你可以上律霸網站咨詢了解,感謝你的閱讀!
2017北京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最新標準)
交通事故賠償,如何選擇最有利?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軍人離婚要部隊領導批準嗎
2020-12-14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