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的過程中,偶爾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有些是一些小傷,而有些則是一些不可忽視的嚴重的傷,這些都稱為工傷。受傷之后,如果傷情較嚴重,應該在進行治療后馬上申請工傷鑒定等級。看一下符合哪一個等級,之后,我們就可以考慮一下工傷鑒定以后怎么賠償?
一、如果認定是工傷(取得工傷認定書),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
1.醫療、康復和輔助器具費用: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實報實銷
2.伙食、交通、食宿費:市內住院伙食補助按本單位因公出差標準70%發給;轉外住院的食宿、交通費按本單位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3.工資、福利及護理費: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不變,停工留薪期不超過12個月,特殊情況經鑒定后,延長期不超過12個月。生活不能自理的,護理費由單位負責 如果傷愈穩定后,會影響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就是傷殘等級鑒定。
二、鑒定結論再1-10級的,可以享受傷殘待遇:
1.護理費:評定傷殘等級和護理等級后,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個等級,支付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30%
2.傷殘津貼:1級—4級分別按本人工資的90%、85%、80%、75%發給;5級—6級分別按本人工資的70%、60%發給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級—10級分別按本人工資的27個月、25個月、23個月、21個月、18個月、16個月、13個月、11個月、9個月、7個月發給
4.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
5級—10級傷殘,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根據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規定實施
5.養老醫療保險:
1級—4級職工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按規定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5級—6級職工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按規定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以上就是關于工傷鑒定以后怎么賠償這個問題的全部解答內容了。上文對于賠償標準講的條理清晰,層析分明,對于不同等級的工傷標準也一一羅列的下來。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一下。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律霸相關網站,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最新農民工工傷賠償程序
怎樣計算工傷賠償費用
2020年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的有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檔案一般保存多久
2021-01-29杭州個體戶食品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2021-01-15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