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認定工傷后,要積極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賠償。如果單位拒絕了勞動者的工傷索賠請求,勞動者可申請勞動仲裁。具體來說,工傷索賠的仲裁程序有哪些呢?勞動者在對仲裁裁決不服時,還可采取訴訟的方式來索賠。那么,工傷索賠的訴訟程序有哪些?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下文中詳細為您進行介紹,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工傷索賠的仲裁程序有哪些
勞動者雖然最終認定為工傷了,但是如果單位不主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那么職工必須在收到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于是案件又進入到工傷賠償的訴訟程序。
二、工傷索賠的訴訟程序有哪些
1、當事人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一審法院起訴,一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
2、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二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
二審法院的結果可能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而對重審后的判決不服,還可以再次提起上訴(這時在一二審法院之間又將出現一個程序上的小循環)。
二審判決的結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也可能是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如果二審法院的判決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那么職工的工傷賠償程序結束。
我們假設二審法院的最終結果是判決職工勝訴,支持了職工要求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請求,那么案件則進入執行程序。
如果單位不主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職工必須在1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執行的期限和能否得到執行則由法院決定。一般來說,法院執行順利的話,至少3個月,不順利的話,半年、一年甚至更長。
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在實際中給您帶來幫助。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后,要注意索賠維權。在申請工傷認定后,勞動者可憑借工傷認定的結果向用人單位索要工傷賠償。如果單位拒絕,那么勞動者可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來依法維權。在申請勞動仲裁時,您要注意準備準備好相關的證據資料,否則您將面臨敗訴的風險。為了避免在勞動仲裁中敗訴,建議您在申請勞動仲裁前能夠咨詢一下勞動爭議方面的專家律師,以做好萬全的準備。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