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工費數額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費賠償金額= 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收入狀況對應的計算公式:
(一)有固定收入的:
誤工費=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注:對有固定收入的,應當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損失計算誤工費損失賠償。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夠負擔得起,則是執行的問題。
(二)無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狀況的證明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
2、受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定型化標準):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相通、相近行業的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
注:“相通相近行業”判斷標準:
(1)產業分類標準;
(2)同一產業內的社會評價標準。
(3)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判斷標準(區別于民訴法上“受訴法院所在地”)。
二、誤工費特點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
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決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后,其損失的誤工收入會因人而異。
2、計算的依據各不相同。
因行業和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業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對于誤工費計算的依據,也是因人而異。
3、具有一定的推繹性。
一般而言,應當以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前某一時段,能夠正常工作、勞動可能取得收入作為參照或者依據。而對于該時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據一定客觀數據,在排除對其收入產生不利或者有利影響因素的情況下,進行推算。
所以法律上其實也沒有規定誤工費的數額就必須是賠償多少的,職業和社會身份等各種因素會導致個人的經濟收入能力都是有所差異的,除了普通的勞動者,基本上是比較固定的工資,向個體工商戶或者是企業銷售等,這類人員的收入狀況都不是穩定的,那還是要從中取平均的收入狀況來決定誤工費賠償的數額的。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2020年車禍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追訴標準是什么呢
2020-11-14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核保
2021-02-02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土地轉讓稅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09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