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工費數額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費賠償金額= 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收入狀況對應的計算公式:
(一)有固定收入的:
誤工費=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注:對有固定收入的,應當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損失計算誤工費損失賠償。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夠負擔得起,則是執行的問題。
(二)無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狀況的證明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
2、受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定型化標準):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相通、相近行業的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
注:“相通相近行業”判斷標準:
(1)產業分類標準;
(2)同一產業內的社會評價標準。
(3)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判斷標準(區別于民訴法上“受訴法院所在地”)。
二、誤工費特點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
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決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后,其損失的誤工收入會因人而異。
2、計算的依據各不相同。
因行業和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業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對于誤工費計算的依據,也是因人而異。
3、具有一定的推繹性。
一般而言,應當以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前某一時段,能夠正常工作、勞動可能取得收入作為參照或者依據。而對于該時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據一定客觀數據,在排除對其收入產生不利或者有利影響因素的情況下,進行推算。
所以法律上其實也沒有規定誤工費的數額就必須是賠償多少的,職業和社會身份等各種因素會導致個人的經濟收入能力都是有所差異的,除了普通的勞動者,基本上是比較固定的工資,向個體工商戶或者是企業銷售等,這類人員的收入狀況都不是穩定的,那還是要從中取平均的收入狀況來決定誤工費賠償的數額的。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2020年車禍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