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勞動合同的解除有哪些情形是法定的?
一、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一種特殊的合同解除形式,是指勞動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合同當事人在合同期限屆滿前提前終止合同,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我國《勞動法》對勞動合同的解除,特別是對于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作出了嚴格的限制。
1、勞動者有過錯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幾種情形:
①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②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得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抵觸。
③勞動者嚴重失職,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有權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2、勞動者沒有過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幾種情形:
①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這里所說的“患病”,是職業病以外的其他病癥。
②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③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后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上述3種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并根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的工齡給予經濟補償。
二、勞動合同不可以終止的情形
1、《工會法》規定,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于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的通知》規定,參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職工協商代表在任期內,勞動合同期滿的,企業原則上應當與其續簽勞動合同至任期屆滿。
3、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4、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傷殘程度為1~6級的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不過,傷殘程度為5或6級的,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5、《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我國經歷了五千多年的華夏農耕文明,強化了炎黃子孫心中勞動的魅力。勞動的光輝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勞動法的出臺就是對勞動在法律方面重新給予定義,保證了廣大勞動者的權益,削弱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產生的矛盾,為社會主義和諧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的促進了國家及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
試用期沒簽勞動合同違法嗎
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案例分析之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2-032020醫療技術事故是什么意思
2020-12-02行政處罰聽證
2021-03-10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