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各項法律法規會在各個方面都保障著公民的權益,如果勞動者在非工作期間遭受了交通事故,是可以依法向事故的責任方申請誤工費的,那么誤工費所依據的法律依據是我國的民法通則中規定的,那么誤工費具體的賠付金額會根據傷者的平均工資來計算的,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
一、相關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119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7條第1款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第20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二、計算公式
1、有固定收入的:
誤工費=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注:對有固定收入的,應當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損失計算誤工費損失賠償。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夠負擔得起,則是執行的問題。
2、無固定收入的:
2.1受害人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狀況的證明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
2.2受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定型化標準):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相同、相近行業的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
注:“相同、相近行業”判斷標準:
①產業分類標準;
②同一產業內的社會評價標準。
③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判斷標準(區別于民訴法上“受訴法院所在地”)。
勞動者在非工作期間遭受了交通事故,不僅會給工作方面帶來影響,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那么受傷者也可以依法向事故方申請誤工費,如果出現對方拒不支付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等途徑進行解決。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資糾紛后如何寫仲裁申請書
2021-03-22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一戶多宅和違建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