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后可以仲裁嗎?
如果有爭議可以申請仲裁,注意不要超過一年時效期。時效期是指從你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一年內為時效期。
如果已經就離職補償達成一致,且明確表示放棄其他權利,雙方再無其他爭議的,雖然可以申請仲裁,但仲裁會面臨敗訴的結果。
二、勞動仲裁的程序如何進行
仲裁申請人應當提交書面的仲裁申請,并依照被申請人的數量提交副本。申請書應載明法定內容,包括: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仲裁委員會在受到申請后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或5日內不作出任何答復的,申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決定受理的,應當制作受理決定并送達申請人,并在受理后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10日內提交答辯書,但是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仲裁。
三、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是多長
現行勞動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60天。為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延長了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并完善了時效中斷、中止制度。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同時規定,訴訟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此外,法律還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國家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勞動者的各項權益,也是制定了勞動法,其中就規定了,雙方在確定了勞動關系后,不僅要簽訂勞動合同,也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如果雙方在解除勞動關系時,出現了任何的爭議,也是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解決,必要時可以通過訴訟方式。
勞動仲裁法院強制執行如何申請?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板因員工離職扣培訓費合法嗎
2021-01-17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