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辦
1、如果被辭退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主張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可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解除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如果被辭退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而只是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司法實踐中視為由用人單位提出,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其理論基礎是既然勞動者僅僅要求經濟補償,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則推定為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無異議,因此屬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可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懷孕期間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3、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4、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三)女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5、勞動部《就處理勞動爭議有關政策問題解答》第二十條:怎樣理解《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第四條規定
國家勞動法有強調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職工是不可以進行解聘的,但是如果非要強行解聘,那么用人單位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具體的的賠償金是根據女職工所在工作的年限進行賠償的,可以說工作的時間越長,用人單位賠付的金額越高。
公司破產懷孕員工賠償多少錢
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美容院顧客被欺詐怎么辦,消費者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08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