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待遇是指職工因工發生暫時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損害的一種補救和補償,其作用是使傷殘者的醫療、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遺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它具有國家強制性和互助互濟性等特點。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工傷待遇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這一規定表明:
1、工傷待遇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轄。這是地域管轄原則的體現,也是工傷待遇爭議案件訴訟管轄的一般規定。
2、工傷待遇爭議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這是級別管轄原則的體現。也就是說,工傷待遇爭議的一審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工傷待遇爭議案件的終審。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原則上不受理一審工傷待遇爭議案件。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人民法院發現已經受理的工傷待遇爭議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送給有管轄權的法院。但是,移送只能進行一次,接受移送的法院即使認為不屬于自己管轄,也不能再自行移送,只能提請共同的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二、發生工傷糾紛怎么辦?
1、如果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事故傷害,應當馬上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同時,及時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自己長期在煤礦、采石場或有毒有害等場所工作,發現自己身體不適,一定要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所屬的職業病防治所進行診斷,確認為職業病后,再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職工如果對勞動保障部門工傷認定結論不服(如不認定為工傷),還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書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還可以在15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被認定為工傷后,應拿著工傷認定書到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等級鑒定。拿到工傷認定書和傷殘等級鑒定書之后,就可以到用人單位或勞動保障部門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領取工傷保險待遇。如果所在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用人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就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標準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如果對工傷賠償金額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糾紛。
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是發生工傷事故后進行保險理賠時常見的一種經濟糾紛,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管轄權的認定是非常完善的,在當事人進行工傷認定以后,如果發生理賠糾紛,應當到有管轄權的司法機構進行訴訟,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不被侵害。
工傷保險條例2020全文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提出行政許可申請
2021-01-26彩禮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1-03-18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