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是多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企業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經濟補償金中的工資基數是什么?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對于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于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訂立后,就可能因為特殊情況發生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單位先提出解除的,經過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辦理離職手續,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按照職工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比如五年就支付五個月工資,這個工資是平均月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行
2021-02-02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