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標準是多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企業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經濟補償金中的工資基數是什么?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對于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于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訂立后,就可能因為特殊情況發生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單位先提出解除的,經過雙方協商同意,可以辦理離職手續,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按照職工在單位的工作年限,比如五年就支付五個月工資,這個工資是平均月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管轄異議裁定多久作出
2021-03-23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